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会长受邀访问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2024年12月27日上午,受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国际合作总监石璇老师、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医用声学研究室主任、博导 崔崤峣博士、生医工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博导 戴亚康博士的热情邀请,(社)日本华侨华人博士协会(以下简称“博士协会”)会长 徐荣博士访问了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的两所高尖端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俯瞰图
第一站: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苏州园林结合北京四合院的设计风格,散发着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独特魅力。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是隶属于清华大学的二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环境类科技创新活动,其总体目标是打造助力清华大学“建设国际一流环境学科”发展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以重大科技研发为基础、以成果产业化落地为导向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发和科技服务机构。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聚集逾550余人的队伍,围绕水环境治理与废水处理、固废处理处置、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环境智慧管理、绿色保险及绿色金融等领域进行了技术布局,共引进25支高水平研发团队与1个院士创新站,成立14大交叉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博士协会会长徐荣博士与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国际合作总监石璇老师
在石璇老师的引导下,博士协会会长徐荣博士参观了研究院的展示厅,并了解到研究院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为苏州市、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的环境问题提供最先端的技术和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仅仅经过7年的发展,已经硕果累累。研究院重点围绕水环境治理与废水处理、固废处理处置、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工业废气治理、环境智慧管理、绿色保险及绿色金融等领域进行技术布局。截至2024年10月,已累计引进26支高水平研发团队,设立14个交叉技术创新应用中心,累计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省级科技项目10项,孵化成立51家产业化公司。
研究院也与日本的多家企业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与日本瑞穗金融集团、理光株式会社(中国)有限公司分别在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等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东京大学产学协创推进本部、京都大学产官学连携本部、日本国立中小企业促进机构、千叶县东葛科技孵化器等高校与机构建立了联系。
经过本次的深入交流,徐荣会长也表示将助力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合作国际化,为研究院在中日环境方面的合作提供支持、以及相应的资源与人才保障。博士协会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专门的研究会,以绿色能源为起点,人工智能技术为工具,从新能源、新材料角度为节能环保等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撑、建言献策、人才储备等。
第二站: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简称“苏州医工所”,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以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研究所围绕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用声学技术、医用电子技术和康复工程技术等研究方向,设立了9个研究室。已建成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光与健康研究基地(苏州)、中科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先进体外诊断技术工程实验室和10个苏州市高技术重点实验室。
左起: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国际合作总监石璇老师、博士协会会长徐荣博士、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医用声学研究室主任崔崤峣博士
访问期间,医用声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崔崤峣博士详尽的介绍了其专注的领域:微小型超声探头设计研发与制备技术、及其相关成像、治疗应用系统开发等;更是分享了带领团队攻克微型超声探头设计、制备、封装、测试等完整关键技术与核心工艺,以及微小型超声探头在医工结合、技术产业化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近年来,血管内超声已成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影像手段,被认为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因此,血管内超声成像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的辅助治疗中。崔教授主导研发国内首台套超高频血管内超声和多款超声内窥镜探头核心部件与成像系统整机设备,并支持了多家企业获批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助力实现了中国在体内超声成像/治疗设备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其中,崔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高频微型换能器的尺寸最小可至500微米×600微米×600微米,大致相当于四分之一粒芝麻的大小,可产生中心频率高达50MHz,最高可达60MHz,而临床使用的国外产品则为40MHz。而频率越高,看得越清晰,越能获取更丰富的图像信息;相关产品也进入了临床与批量生产。这项技术如果通过临床试验,将会给患者减少近三分之二的费用,为一直被国外产品垄断的血管内超声设备市场注入了国产事业的新活力。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生医工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博导戴亚康博士的团队主要面向疾病智能辅助诊疗,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医学影像处理分析核心关键技术(包括多模态配准、组织分割建模、高时空分辨成像、高维特征提取与智能分类等)及智能系统(包括早期智能诊断系统、手术计划导航系统、脑机接口编解码与神经调控系统等),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定量、精准和可靠的智能诊疗算法与工具,提升诊疗智能化与精准性。
戴亚康博士谈到,目前很多高端医疗设备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如何打破硬件上的技术壁垒,实现可以国产化的、物美价廉的医疗设备,是目前生医工人工智能研究室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同时,戴博士秉承着“不能让科研成果只留在论文里”的理念,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他依托产业化公司,完成睿视(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睿影(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分析系统)、睿脑(脑神经影像处理分析系统)、睿航(影像引导的穿刺手术计划导航系统)、智医(智慧医疗健康管理系统)等智能影像类产品的转化,部分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得省/市人工智能示范、省/市优秀版权奖、省首版次等荣誉。
在交流过程中,徐会长也表示,如何将科技有效的转化成生产力也是各个国家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也是博士协会关注的方向之一。据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 Claims和美国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调查数据显示,美国2020年所开发专利总数为413176,专利实施许可总数为352013,专利成果转化效率为85.2%。同时,据中国技术交易网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0%;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德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近年来维持在80%以上。另一方面,我国每年重大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仅为20%,与中、日、德相比,差距还很大。从日本的经验来讲,主要采取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研究的新范式,凭借其特有的团结合作精神成为科技创新的源泉。在政、企、学三方合作的模式下,增大了高校科研资金来源,允许接收外部机构的经费,通过契约共同推进研究。
徐会长表示,博士协会愿意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一道,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先进国家的成功案例,建立中日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他强调,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并考虑其在中国的本地化应用,双方可以共同努力提高中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徐会长希望建立这样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交流,而且能实际提升中国在生物医学工程等关键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这次访问和深入的交流,徐会长和参与的研究院所展示了国际合作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博士协会与两所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不仅为中日科技交流搭建了桥梁,也为两国在环境保护、医学研究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博士协会将继续努力,深化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的科技与健康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撰稿:博士协会事务局